新版劳动课怎么上?王府学子给你做示范!

“让孩子把唐诗《锄禾》背的滚瓜烂熟,不如让他们到田间地头体验农活

来得更加深刻。”——央视新闻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新政策一经发布就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70、80后的网友更是直呼:“好久不见啊,劳动课又回来了!”

做扫帚、学剪纸、织毛衣,以及种黄豆、养家畜……

那时候的小学生从四年级就有劳动入课,每个人都是动手小达人,如今为人父母的他们成为了孩子们眼中无所不能的超人。

现在,劳动课(2022年版)以全新的面貌强势回归。

在新的课程方案中,要求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程的内容包括清洁、烹饪、工艺劳动等,“动手”指数很高。
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
如总书记所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双减”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亮点。北京王府学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为学生搭建了具有王府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坚持“以德施教、育人为先、中西合璧、励志未来”的办学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学校已开设的劳动课程在内容与理念上也与新劳动课程“路径更清晰、标准更明确、要求更具体”的特点完美契合。

#劳动素养从小抓起

从书本来到果园与田间,孩子们能够在体验劳动的乐趣中感受到教育的能量,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懂得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以实践为主线搭建课程

劳动课程根据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结合学科知识,围绕日常生活,通过观察、记录“班级实验田”的植物生长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相联

将生活区作为“第二课堂”,实现“教宿联通”,整理内务、清洁打扫、工具组装等劳动,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煎羊排、做蛋糕、捏青团……每周的特色厨艺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也在制作中学习到各国的饮食文化,丰富知识、增长技能。

#科学、丰富的实践方式

中学阶段的IB-MYP社区设计项目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了解身边的真实需求,通过完整、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设计、合作、试验、制作等方式在项目的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志愿服务弱势(老人)群体、溪流生态环境监测、建设流浪猫救助站……

通过让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在实践中学创融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花灯、舞狮子、织毛衣……在学科的学习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工匠精神,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等现代劳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新时代的劳动精神。
高中阶段,学生自发的组织了以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理念的公益活动:Plogging(慢跑拾荒)行动,为保护和美化周边社区和校园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也将运动与劳动融入进他们生活的点滴中;
公益志愿服务中,学生志愿者们为“暖暖流动儿童之家”组织了丰富的课余活动,耕地、间苗、挖排水沟……学生在农耕劳动中增强了劳动能力,也提升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从儿童到青年的人生重要发展阶段,每一位学子在王府得到了连续不断的劳动素质培养,在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悟到劳动的价值,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成长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劳动是一门人生课,上的是课,培养的是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新时代的劳动课程,会让同学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体会到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为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精英领袖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