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学长林祥瑀:当成为中国—海湾论坛主席的那一刻,我眼中的世界变了
【编者按】
这是“有维”第八期,讲述的是2020届毕业生林祥瑀的故事。
刚刚发出王府学子获得牛津大学面邀的喜讯,正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学长就传来了他的新消息~
在我们印象中,高中时的林祥瑀就十分优秀——他是校学生会主席,很多校园“大场合”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还申到了当时录取率比藤校还低的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并获全额奖学金。
就在不久前,林祥瑀还参加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青年圆桌派》节目,分享他在中东时的求学经历。
当我们再得知他已成功担任中国—海湾论坛联合主席,组织了一场关乎海湾关系和谐发展的“大活动”,并以十分亮眼的本科毕业成绩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时,显然,这份“优秀”只是一个开头。
以下是他的讲述。
“我相信,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最早了解王府学校是源于一份特殊的机缘:
快速公交3线连起了家和学校,一头是我的家,另一头是王府。
12岁的我想看看快3专线另一端的北京是什么样子,于是我与母校的缘分由此开启。
母校点滴
夏令营
在那里,我第一次学会唱《音乐之声》的小片段,了解了DNA的英文全称,尽管我对“脱氧核糖核酸”这个中文名仍很陌生,但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对这所学校着迷。
夏令营过后,我顺利通过了初中部的入学考试,由此,我的王府生活,开始了。
初中被英语单词填满
高中高中!
我在阿联酋
全球校区
中国—海湾论坛
目前我已顺利完成了本科经济学(金融方向)与政治科学双专业(辅修艺术史)的学习并获得了拉丁荣誉学者。
中东的生活告一段落,我的学业生涯也迎来了新的起点。
本科圆满毕业
走进牛津
今年10月,就在你们新学期开学后不久,我在牛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两年制的深造也已悄然开启。
在牛津大学开学典礼中的林祥瑀
此刻的我除了正在忙于各门课程,还是牛津政治评论杂志社中的一名编辑,并成为牛津辩论社和国际关系社的会员,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后记】
虽然已毕业多年,但林祥瑀这个名字对于很多王府师生来说并不陌生。
不仅仅因为他当过学生会主席,并曾凭借出色的学术能力获得CTB北美总决赛一等奖,还因他曾参加第八届巴黎数字教育周,在联合国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还因他曾组织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校园活动,是学校里十足的“活跃分子”。
当这份小孩哥似的“活跃”延伸到国际舞台,我们终于读懂了林祥瑀常提起的那句话,“大风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