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绩!看王府IGCSE如何“以考促学”
众所周知,IGCSE课程是专门为14-16岁国际学生设计的、全球范围内认可度遥遥领先的初高中过渡课程,是很多世界名校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久前IGCSE出成绩了,很多家长都在关心,我们的学生考得怎么样呢?
经过了解,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孩子们考得很好!
这样的“好”体现在很多面,不仅局限在成绩,这是十年IGCSE教学的显著成果,也是“以考促学”背后学生们的优秀成长。
喜闻乐见的好成绩
今年9年级的同学们共参与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经济、环境管理6门IGCSE科目的考试,其中生物、数学、化学A*-A率均高于全球水平,生物和数学更是超出全球平均水平十个百分点,同学们在9年级便考出这样的好成绩更显含金量。
王府在生物专业上的升学一直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们在初中阶段就受到了良好的学科启发。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们开设了IGCSE环境管理科目,首次考试便在A*-A率上收获了不亚于全球水平的好成绩。教授该科目的Dale老师是一位外籍教师,这对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的语言能力便有了更高要求。
Dale老师表示,环境管理学科是一门未来学科,它不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核心科学,还包括地理、经济、政治政策、人口学等其他学科。在这次考试中,同学们面临了很大的时间挑战,但最终找到了应对的方法,这也促使我们,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好。
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
回顾过往,学校从在10年级初设IGCSE教学,到如今将课程下延至7年级,已经走过十余个年头,在这十年间IGCSE教学不断成熟,形成了王府独特的教学模式。
按需开课,一切为了梦想
从传统的数理化生,到经济和工商,再到如今的环境管理,学校IGCSE科目一直以学生为前提稳步开设。
去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皇家北方音乐学院的钱盈盈同学,在初中阶段便已经对未来构建起了音乐模型,老师们考虑到她的特殊性专门为她开设了IGCSE音乐课程,帮助她更早打下音乐升学的基础。
课程下延,提前规划考试
好教学促进好成长
一场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应对考试的时候有怎样的收获。这是初中部的老师们一直以来达成的共识,怎么样保证成绩的前提下,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成长?
考试的背后还有很多故事。
细心批改的试卷
在本次考试生物获得A*的同学里有这样一位同学,起初她的学术能力不是很强,在班级一直是中游水平,但是对生物一直有浓厚的好奇心,却始终不得要领,于是频繁向老师请教,她说,看到老师批改后的卷面比她写的字还要多,上面都是解题的思考和方法,让她受到了很大鼓励,一个假期过后她的生物成绩有了质的飞跃,也带动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了信心。
全班为A以上努力
还有这样一个班级,考试之前所有人便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全班都要达到A以上。考试前夕,罗老师用将近7个小时讲完了200页PPT,从中午讲到了傍晚,即便到了饭点,同学们还是想听完这个知识点后做题巩固一下再去吃饭。那天罗老师陪做题的孩子们待到了晚上十点,她说这是一个双向循环,一方感恩付出而加倍努力,一方感动学生的成长还想做的更多。
给自己的交代和给老师的安慰
去年,AP微观经济和IGCSE数学考试时间冲突了,学生们不得不选择一门考试,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的情绪都很低落,大家打算哪怕去新加坡或者香港地区考试也要把成绩考出来。孩子们说,学了这么久,考试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而且看到老师这么辛苦,也想考出成绩给老师一个安慰。听到这话,老师和家长在交流时各自对着屏幕流了一升眼泪(夸张),不约而同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
▲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孩子们的成长
一场IGCSE考试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事情,比如Dale老师在教授环境科学的第一年里就做了1200余张PPT;比如一位8年级的学生知道自己9年级要面临考试,提前要来了很多习题主动备考;比如罗老师发现生物课堂上同学们记笔记的情况有些混乱,于是她针对课程内容制作了学案,帮助学生听课和复习……
这样的小举措和小故事在初中还有很多。初中是学生们弹性最大的阶段,有的学生灵光一闪而过便能取得飞速的成长,有的学生可能没有驱散一时迷茫就陷入了学不明白的困境,而初中的老师们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像是“心灵捕手”,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不同。
一场考试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以考促学”的真相,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作为老师要比学生看得更远,更为他们的将来发展考虑。正所谓“教书”、“育人”,这不仅帮助同学们取得了好成绩,更让他们在初中阶段便养成好习惯,让提前到来的高中阶段更加得心应手。
作为全球范围内认可度极高且含金量遥遥领先的国际衔接课程,王府IGCSE正在老师和学生的合力中续写下一个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