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 无惧国外大学招生“底层逻辑”,牢记孩子是来报恩的

在做留学规划时,我们通常考虑的是那个被名校录取的孩子托福考了多少分,标化成绩有多高,活动有多丰富,以为那些分数与活动就是录取的标准,但是我们又是否曾尝试站在招生官的角度进行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学生?他们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学生?他们做出这些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呢?背后有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他们的选择?国家有国家的特色,学校有学校的性格。走向不同的国家,选择不同的学校,学生和家长需要明白被表象覆盖的深层次影响因子。11月23日下午,继与初中部6、7年级家长探讨如何同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之后,初中部校长室再次推出针对8、9年级的主题讲座——“留学选择与规划”,邀请初中部校长严俊博士(任期为2018/5/28至2019/11/11),解读英美等国外大学招生自带的“底层逻辑”。

 

▲北京王府校区初中部校长严俊博士

“英国是一个老牌国家,文化底蕴深厚,看重分数。虽然在提交申请的时候也需要提交个人陈述、活动竞赛的资料,但是只要有不错的3门以上A Level成绩以及英语标化成绩,一般情况下都能录取好的学校,”严俊博士总结道,他认为美国大学的录取更加“灵活”。

招生官考虑的是什么呢?严俊博士建议家长们从美国大学的性质去分析。哈佛、普林斯顿等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来源于校友的捐赠。很多校友在事业有成后,都会不忘回馈母校,所以这一部分资金的来源很稳定,一直支撑学校的发展。“所以各个学校的招生官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既能在本校良好成长,还能在工作后取得成功的学生。”中国学生所提交的课外活动经历和个人陈述等资料,也非常重要。

 

▲严俊博士分析中美择校观的不同

同时,严俊博士也提示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名校排名,排名并不客观,不同机构做出来的排名千差万别。“而且,王府学生在考虑学校排名的同时,也会非常关注专业排名。”面对家长们的疑惑,严俊校长对比了中西方教育观,揭示了美国学生的择校观。传统的中国家长和学生会更看重分数、排名,愿意在教育上做大笔投入,希望孩子听话。而在美国,学生可能是贷款读大学,他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除了考虑自己喜不喜欢、学校的地理位置、未来就业情况,还会分析毕业后多少年自己能还清这笔贷款。在择校问题上,孩子的观点同样重要。“所以,希望家长能从实际出发,认真考虑孩子的想法,真正明白什么样子的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做出理智选择。不过分拔高,也许我们的孩子会更幸福。”讲座了最后,严俊博士向家长们再次阐述了AP、A Level以及IB三大课程服务的群体和课程特点,帮助家长们理解不同留学方向对应的课程选择。

 

“没有最好的国家和课程,只有最适合学生个体的一种。”看着ppt上的话,严俊博士说:“也许有一天,我们怎么努力都不能看到孩子应取得的进步,但还是要记得——‘我们的孩子是来报恩的’,他们有更可贵的品质在闪亮”。

 

(文|饶茹  摄影、视频|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