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再绽:王府学子摘得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铜奖!!
不负众望,王府学子再度以卓越的学术风范迎来荣耀时刻!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已于12月7-8日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王府学子成功摘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方向全球铜奖!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自今年4月开启报名以来,历时8个月,共有2813支团队报名参赛,提交有效论文1279篇,其中海外赛区共提交310篇,中国内地赛区共提交969篇。经过初筛、函评、桌评以及半决赛,86支参赛团队闯入总决赛,其中81支团队将在总决赛现场角逐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奖六个学科的金、银、铜奖和优胜奖及科学金奖。
总决赛的考核形式为线下英文面试与答辩,每个团队的答辩时间为30分钟。评委们从选题及解决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思路的原创性、论文写作及口头答辩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参赛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未来学科中的发展潜力以及学术道德与诚信等方面综合考核,最终评出获奖者。
学子们在高水平的学术赛道中历经锤炼,可谓收获良多——他们每人皆阅读了海量的学术论文,且获得了众多王府教师的建议和指点。过程中,学子们的学术力、协作力以及英语水平皆得到显著提升,更是极大地拓宽了眼界与视野。
获奖学子 周静函:
这次能拿到全球铜奖,最要感谢的是在我们研究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所有老师!是老师们的宝贵意见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还有远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上一届丘成桐获奖团队队长、蔡芸彤学姐也在不停地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加油打气,未来我们一定会继续做研究,在这条学术之路上奋勇前行,永不止步!
获奖学子 陶成溪
记得在初次尝试用白腐菌降解尼龙薄膜时,光是制备培养基我们就耗用了两周时间。到后来六月份,我们已经可以解刨蚯蚓提取DNA,操作SEM、FTIR等实验仪器。最开始感觉还没自信的论文,也是从九月份到十二月份改了数不清次数的版本——在这个过程中论文的整体性、逻辑链条、严谨性等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获奖学子 王昊宇
回想我们围绕“蚯蚓对微塑料降解影响”一题展开的研究,从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到实验数据的分析,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好在团队齐心,一路坚持探索,此次获奖是认可,更是鞭策,激励我们继续奋进!
相较于结果,过程中的种种收获才最是让学子心驰神往,他们在学术探索中全情投入,满怀热忱,对更多的交流与挑战充满渴望,这种积极态度和不懈追求注定会成为学子们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必将引领他们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是一场灵魂的唤醒
当学子在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对某一学科萌生兴趣,由此点燃热情、找到自我,在兴趣牵引下结出的硕果往往令人欣喜——
(点击文字可打开报道链接↓↓↓)
而每一份厚重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学校各部门力量的汇集,正是由于全校的齐心协力和对每一位学生培养的高度重视,才为学子一步步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辉煌再续,初心如磐
在王府,相较于成绩和荣誉,我们更注重对学子成长型思维的塑造——学校鼓励学子勇于尝试、不断进取,助力学子无惧任何挑战和失败,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创新思维的社会中流砥柱。
以往一切的硕果,实则是王府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水到渠成和王府教育实力的生动诠释。
无论是否有荣誉相伴,学子们所具备的宝贵品质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