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铜奖!三位女孩儿用学术硬实力,站上清华领奖台!

 

是的,丘成桐奖总决赛好消息来了,你的期待没有错付!

 

2023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已于12月2日-3日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全球总决赛评选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6个学科的金、银、铜、优胜奖,以及跨学科最高奖项——科学金奖,共计61个奖项。

 

我校学子继获得中国内地分赛区生物方向一等奖荣誉后,在全球总决赛中再获佳绩,斩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方向全球铜奖。

 

▲李梓楠(左四)、蔡芸彤(左五)和杨子玉(左六)现场接受颁奖

 

▲丘成桐教授(左三)同王广发总校长(右一)、项目指导老师及获奖学子们现场合影
此赛事自今年4月5日开启报名以来,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300余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有效论文1093篇。10月-11月,经过各分赛区严格评审及多轮选拔,92支中学生团队胜出,角逐全球总决赛。其中,中国内地赛区团队75支、亚洲赛区团队12支、北美赛区团队5支。
全球总决赛以面试答辩的形式举行,每个团队答辩时间为30分钟,包括演示研究内容、评委问答、指导教师介绍指导情况3个环节,我校学子在全英文答辩中从容镇定,表现出了十分亮眼的专业优势、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据参赛指导老师张老师介绍,作为学生培养的一部分,赛前辅导早在将近两年前就开始了,师生们会根据课业情况,不定期开讨论会,有空就凑在一起探讨学术细节。备赛期间曾多次经历疫情,本该被随时搁置的项目,还是在女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下,排除一切困难和压力走到了最后。
作为项目的队长和核心,蔡芸彤同学感触极深——

好奇心是通往科学的通行证,而研究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努力。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见识到了真正的自然灾害,“糟糕”的自然环境更是坚定了我们想要完成这个研究项目的决心。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打磨,能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全球铜奖也是对我们能力的认可。

“苦恼着,歇斯底里着,痛苦着,不断挣扎的数月时间,这一切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得到回报。我们或许就是被那个瞬间迷住的、一种无药可救的生物吧!”

——蔡芸彤同学

学生们的顽强和韧劲儿也一直感动着陪同她们一路走来的指导老师。

“学生们特别棒,她们自己策划的课题,自己走访的废弃矿场,当时百度地图的位置是错的,女孩儿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过当地人找到矿场取样采土,她们在备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韧、独立思考力和创新力都特别可贵。”项目指导教师张老师说。

 

斩获优异成果的背后其实离不开很多学校师生的群策群力。据参赛学生介绍,备赛期间,有很多12年级同学会一起帮忙打磨PPT或是作为观众听她们练习英语答辩;除了有学校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还有很多老师或是为她们审校英语稿,或是在赛前充当评委帮助她们进行预答辩,这些都为她们带来了不小的助力。

不仅师生们展现出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重视度,学校的校领导也是同样关注。

 

▲受主办方邀请,王广发总校长出席总决赛颁奖典礼现场并在主办方的隆重介绍中,向全场来宾挥手示意
早在波士顿就与丘成桐老先生有过交流的王广发总校长在清华大学又一次见到了老朋友。在当日活动中,总校长出席现场颁奖典礼前还特别受邀参加了座谈会,并在谈话中提到,“王府学校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有三名中学生进入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决赛,这对学校来讲是一个质的发展”,“丘成桐科学奖的举办,对未来中国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广发总校长在颁奖典礼前受邀参加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座谈会并与丘成桐教授亲切握手
的确,三位学生摘得含金量满满的丘奖对于学生自身乃至全校师生来说都是一份可贵的欣喜,但真正的收获绝不止于此。正如指导教师所评价的,一份奖项荣誉的光芒或许只会闪耀一时,但学子们在努力和磨砺中所培养出的宝贵品质,却是耀眼夺目、永不褪色的光环。这光环定会伴随学子的脚步,绽放一生。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S.-T. Yau High School Science Award)是2008年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发起设立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奖项,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入选2022-2025学年教育部竞赛白名单。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科学人才。在往届活动中,累计超2000余所学校,1200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共461余个学生团队的近850余人受到奖励。超过1/2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进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