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共交流,听课评课促成长|小学部音舞组校级公开课及专家听评课

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

王府学校小学部音舞组在日常教研中精益求精,引导学生探究、体验、领会艺术的美,用音乐语言表达思想,用舞蹈语言抒发情感,以反复打磨的精品课程,促进学生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新教学理念,推进课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10日,小学部音舞组邀请昌平区体美教研室苏伦高娃主任、昌平区音乐教研员周洁冰老师、昌平区舞蹈教研员孙海燕老师入校听评课,对黎丹和曹丽君两位老师的公开课予以专业指导。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教师既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认知、心理和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于无形之中体现德育、美育价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周洁冰教研员在评课时强调,音乐教育一定要心中有爱,耳中有乐,目中有人,要对学生的发声练习加强指导,抓住教学重中之重。可以将发声练习融入到大单元教学《玩转do,mi,sol》中,既巩固了知识点,又落实了 “以大单元为教学背景的教学设计”的新课标要求。

孙海燕老师强调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教师要深思教学对象是谁?教学对象的学情是什么样的?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怎样设计适合学情的课程,这是教师要始终贯彻在教学一线的。

苏伦高娃主任从美育教育体系的宏观角度进行了总结指导。她谈到,音乐课能够展现出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明确指令让学生更加有规矩,奥尔夫、柯达伊教学法的运用,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畅游音乐世界。

 

《踏雪去》这节课以“雪”为载体,以“雪”为主体,通过日常生活动作进行稍加引导,形成舞蹈短剧以及综合表演性组合。

在课堂中教师以引导、启发,提问等方式,在设置“踏雪”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主思考,并进行即兴表演,在感受“踏雪”愉快心情的同时,体验藏族舞蹈元素“碎踏步”和“颤踏步”,自然而然完成肢体展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对外在事物的探索。

专家对于本节课给予肯定的评价以及建议。

孙海燕老师提到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语调抑扬顿挫,有起有伏,同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把学生带到情境当中去。

 

孙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在课前师生问好环节,加入“开场舞”和“退场舞”环节,增强常规舞蹈课的仪式感,让学生从问好、热身开始,通过音乐的变化让学生沉浸式地感受舞蹈课堂。

建议增加队形的变化,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尝试加入多种队形到舞蹈课堂中。

课堂中纠错的环节时间可以多留出一些,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苏伦高娃主任用了“美 、趣、质”来评价课堂。

“美”,老师通过舞蹈课以美育人,老师本身的仪态、教态对学生们就是一种美的教育。

“趣”,有趣。老师的课堂内容设计非常有趣,丰富并有层次地将“雪”的情境贯穿课堂,学生身临其境,紧随着老师的引导互动完成整个组合。

“质”,优质。老师对学生的学情非常了解,对课堂的把控有收有放。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非常落地,教学当中,不把核心素养当作口号来完成,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把每一个环节连接得恰到好处。

周洁冰老师建议评价机制以小组为单位,用五线谱和音符来给每个小组加分,既可以巩固音乐乐理知识,又能够增加团队合作的力量。

音乐、舞蹈是美的艺术,我们培养学生声音美、肢体美,抓住特点有效结合两个学科。从自身做起,加强自己专业素养,用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课堂品质,关注到学生本身,能够在课堂中调动情绪价值,把教室当作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在传递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专家引领共交流,听课评课促成长。

此次校级公开课及专家入校评课活动引领和辐射带动教师们以艺术新课标为遵循,持续提升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

小学部音舞组将根据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合理规划教学策略,聚焦四个核心素养主线,突出大单元教学主题,把握音舞融合特点整体设计教研方案,构建梯次培养体系,坚持达到一体衔接,有序推进,前后贯通的教学目标,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