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的背后,我们需要做怎样的努力?
AP、IB、A-LEVEL课程应该如何选择?
围绕孩子的升学,家长们有很多疑问和焦虑,希望能多了解一点,知道的再全面一些,好为孩子选择一条更适合的路。
我们理解家长的每一分担心,在第三期家长课堂里,升学指导中心的陈肖男老师就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还为家长们解读大学录取的本质,干货满满!
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这就要求同学们从高一开始就要善于探索和规划自己的学术方向。比如有些同学在高一的时候选择了两门AP物理,那么在高二阶段就可以选择AP物理2或者AP物理C,到高三阶段再选择其他物理方面的课程。
课程选择之外,还要重视个人品质的培养。比如领导能力、团队精神、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等,这些可以从社团活动或者课程作业中一一体现。
当然如果有特殊的背景和才艺,比如像谷爱凌这样的,也是大学绝对青睐的加分项。


四大排名应该看哪个?
深受排名困惑的不仅是家长还有学生,很多学生在择校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更看重哪个。
不同的排名侧重点各有不同,家长们需要关注的是,在择校方面要结合学校的情况、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方向,而不是单一地唯排名论。
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作为三所常青藤学校QS排名相差不多,但爱丁堡大学的录取率会比另外两所高得多。
QS排名相对来说会更看重学术和雇主声誉的,所以国内的HR会更看重QS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会重视院校的教学和学术;上海软科排名上更倾向于科研……
学生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高一开始要注重学校的GPA,准备学术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开始托福和雅思的考试,与此同时策划一些相应的课外活动,做好暑期计划。升学指导中心也将结合学生的意愿做专业和学校上的初步规划,还会举办一些大学招生官的讲座,让学生们和招生官做面对面的沟通。

家长需要做什么呢?
面对升学的压力,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要和学校升学老师、班主任、年级组、教导老师保持沟通,为孩子选择更好的路线。
学生们更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要知道自己才是申请过程的主角。
有的学生明确目标后,三点四点就起来学习,甚至晚上11点还在上夜自习,有的学生当前还在迷茫期,但也不要担忧和焦虑,我们也有很多课程来帮助孩子梳理出一条合适的路。
我们希望这些规划和梳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成功留学,更要留学成功,为今后五年乃至十年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把你关心的问题告诉我们吧!
会有专门的老师为你答疑解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