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研讨会

  上周末有幸参加天津站的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六位大师的现场教学及各种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与同事分享感受时戏称,“他们讲的课我都讲过,他们探究的问题我都思考过,我也有做专家的潜质呢!”

然而玩笑之后,却发自内心地感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虽然“课讲过,问题思考过”,却把最重要的“深入研究, 探究根源”这一步缺失了。如何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育人大师”,这次研讨会的各位老师们为我指引着方向。

印象最深刻的,是德高望重的教学专家刘德武老师。刘老师虽然已是头发斑白的72岁老人,却仍然意气风发,潜心数学教学研究,深入一线上课,令人敬佩!课堂上刘老师的语言是那么亲切、富有童趣;同时又那么大气、充满智慧。他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画方求积》的示范课。

刘老师用简单的教具——方格纸,带领孩子们用简单的学具——铅笔和直尺,在纸上一次次地“画方求积”,带领着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数学根源”,有效地将“数与形”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形”解释“数”,用“数”解释“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素养。

接下来刘老师的《有现场感的教学最有魅力》专题讲座,更让我深有感触。什么是现场感?刘老师用23个2/9连加的卡片长龙,来演示乘法比加法更简洁;用现场燃烧尺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破损的直尺也可以进行测量;用真正的天平和小药瓶现场找次品……是的,这就是“现场感”,这样的课堂,哪个学生不是主人翁,哪个学生还会不喜欢?

聆听大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智慧的启迪。刘德武老师的课堂“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追求教育、研究数学的新路。

在领略大师风采,品味他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思想震撼同时,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将自己的课堂也演绎为能够发展孩子数学核心素养、让孩子们着迷的数学课堂。

文/赵璟婧

摄/陈晨、刘思枞

编辑/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