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翔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学术立校

文/石栎岑

 

近日,很荣幸参加了昌平区举办的“育翔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舞蹈组石栎岑、曹丽君老师来到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参加此次的观摩交流学习。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受益匪浅,对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说课老师和专家合影

本次观摩课程为小学舞蹈课,上课教师有海淀和昌平的优秀教师,也有刚工作一年的新教师。课堂内容有《草原小雄鹰》《咏鹅》《踏雪》《吃蜜瓜》《身体与气球的对话》。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并导入课堂内容。这次观摩课程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设定了不同目标,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重点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设计引导、激发创新。让男生女生都能很自然、很放松地跳舞,创作出自己的舞蹈。先喜欢,后学习。

二、教学的灵活性

舞蹈教学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课堂开放性的特点,学生的行为不是预设的和固定不变的,教师也不会一味按照原备课方案进行教学。

如本次观摩课《身体与气球的对话》中,教师使用气球作为教具,气球的气打得太足,室内空气较热,导致出现气球爆炸的情况。课后,专家和各校教师一起对这种情况进行探讨:如何把不确定因素适当地转换。遇到气球爆炸,我们可以用一种情绪的发泄方式去引导学生,贴合《身体与气球的对话》教学主题。

三、以独特的方式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学校舞蹈课大部分都采用集体方块的队形去教学,很少会换其他的形式,这也是最常规的一种舞蹈队形。但是如果老师换种空间,换个队形,就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比如整个班围成圆形,或学生在圆的中心,教师和他站在一起,陪伴他一起做动作,既消除了这个孩子的紧张感和拘束感,也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度。

看了这次观摩课后,我也给自己留了一个问题:在教学中,舞蹈教师应更多教授专业知识、让孩子在一到六年级形成系统性训练;抑或是不单以专业的艺术标准衡量学生,而是重点关注创新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文/曹丽君

 

前几日有幸观摩昌平区以及海淀区几位优秀舞蹈教师的公开课,五节课五个老师,各有各的特色和方式方法,让我大开眼界,跳出自己教学的圈子去学习。每一位老师的专业素养非常高,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运用不同的手法,让每一节课都丰富饱满!

五节课下来,感受最深的是的教学环节设计非常清晰,热身、引入、情景引导、语境、老师的语言轻重急缓、语言幽默的准确性,对课堂气氛非常重要!比如第二节公开课《踏雪》,孩子们很快就被老师磁性的声音吸引,入情入境,用肢体来表现雪地里非常冷的感觉。之后老师选了一位同学,在表达冷的动作上进行延伸教学。

在老师的引导下,没有丝毫枯燥、不知不觉地学完一个舞蹈是最奇妙的。老师先给孩子们一个大的语境,一个想象空间,让孩子们参与融入,动起来、玩起来,再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动作,进行发挥孩子主动性的专业训练。

通常的课程都是老师教、学生学,而在这几位老师身上我看到,老师在一旁辅助,而孩子们变成了主人公。每一个孩子课后都是大汗淋漓,这也是非常触动我的,也引发我思考:如何提起大部分同学的兴趣,而后进行专业教学?

第四节课海淀区的《吃蜜瓜》,通过转换音乐来调节低年级孩子专注力不集中的问题,在结束行礼时又换了一种音乐和风格,帮助孩子们消除课堂中的疲惫,这种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最后一节《身体与气球的对话》,是这五节课当中最特别的一节,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一节。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满天飞舞的气球再普通不过,而这位老师能把气球变成孩子们的好朋友,可以让气球静静地停留在手背上,也可以让它游离在手臂上,把气球当作好朋友,和好朋友说说心里话,用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来表达对好朋友的情感。整堂课的感觉非常静,老师的语调也特别轻,通过音乐和语境把孩子带到特定的场景中。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虽然孩子在过程中还有些闹,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孩子会非常专注。这个课程最大的亮点是从孩子自身出发,由内向外地感受自己的身体,而并非“老师教、我来跳”,很大程度解放孩子们的肢体!我也想将这种道具的方式带回到自己的课程中,再做一个延伸的训练,比如低年级可以通过气球认知自己的身体,高年级通过气球表达自己的情绪等等,还需要再研究。

  从每个老师身上看到最大的亮点,是他们都非常爱孩子。只要是爱孩子的,出发点是对孩子好的,就没有是非对错的界限。孩子们的多元化成长需要老师多元化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

舞蹈学科的核心是美,是审美,是提高审美的过程,是让孩子们真正从内往外学会跳,学会用肢体来表达情感,释放情感。

学会容易,真会难。在教学这条路上,学习永无止境!再次感谢校领导给予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能够学习更多,吸收营养!以后我们继续加油,把王府的舞蹈课程做得更好!

编辑/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