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立校|育人先育“心”

编者按:
她,是无数一线教师心中的“语文女神”;她,是总愿意将生动带给孩子的教书“匠人”;她,赋予语文课堂激情与生命,焕发出蓬勃的感染力;她,肩负着成志使命,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她,就是语文特级教师、著名教育专家、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女士。
3月3日,应王府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任文茹校长诚挚邀请,在小学部教师的殷切盼望中,窦桂梅女士走进王府校园,与部分小学部教师代表,围坐一起,做了题为《成志教育:照耀一生》的主题讲座。
讲座后,参会的小学部教师深受感动与鼓舞,大家将心中涌动的感悟与收获,诉诸文字,共同分享。
同样满怀教育情怀,同样有着对孩子深沉的爱,我们能从窦桂梅女士身上学习到什么?我们能为王府娃做些什么?
拥有国际视野、面向教育未来,培养会讲中国故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王府人!
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文/子婷

3月3日上午,学校有幸请来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为我们做报告,这是第二次与心中的偶像近距离接触,如果说第一次观摩课带我领略了阅读之旅的激情之光,为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这一次更像是一场难得的心灵升华,为我的教育理想扬起了信念之帆。
整个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让在场的老师感动落泪的是她如何对待差异性的孩子。听着她讲述着与学生之间那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惊叹于她对教育的一往情深,同时感动于她心中对学生那博大而深厚的爱。她把教育当成了“以火点燃火、以心发现心”的生命过程。

学生是一个基本的、根本性的人,同时还是一个个性的、独特的存在,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屏幕出现了三个普通毕业生,最左边的是清华附小的校足球队队长,他很聪明,来到学校时很全面。当清华附小把体育作为核心课程之后,他参加了足球课程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跟着家长的车子后面踢着足球上下学,作为教授的家长很苦恼,在他们的家庭观念里,家里可不培养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小朋友,家长找到学校。我们该怎么办?课间体育他可以不上,因为体育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晚点来上学,睡足了再说。他爸爸也被感动了,开始和儿子研究足球比赛的程序。为了保证他的学习,附小还特意找到副班主任,利用每天间操时间帮他补习功课。现在,他作为队长带领校足球队参加全北京小学生足球比赛取得冠军,并踢出国门,跟国外学校踢比赛。

我们还有轻微自闭的小朋友,现在还不能吃学校的饭,充其量喝一点汤而已。他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两千个数字,数学很厉害,我们就让这个小朋友去四年级学数学。当班级所有的人都要上台表演节目的时候,他话都不会说,没办法表演,我们就创造机会让他报幕,他自己不行,我们就让他爸爸领着他报幕。

当然,这两类情况不能把儿童的复杂性全面覆盖。但是我们就在思考,我们怎么培养全体孩子应该具有的必备品格?或者说基于儿童的特点,我们怎么为他们探索由个到类,由类到群的具体个性发展?为此学校开设了种子课程。对于特需儿童、特殊儿童做了一点安排,对于有特长的、可能未来指向他关键能力更大发展的儿童,通过层层选拔,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三为他开设秀场,适才养性。这里窦校长列举了一个喜欢蝈蝈的男孩,每天上学把蝈蝈带到班级,由喜欢蝈蝈到喜欢昆虫、研究昆虫,窦校长为了鼓励他,特地请来俞敏洪听他主持的秀场,俞敏洪鼓励他继续热爱,继续钻研,争取做中国的法布尔。

窦校半开玩笑地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清华附小这样有特长和特殊需求的小种子特别多,估算一下,每个年级大概有4到5个这样的孩子。世界是多元的,儿童是多样的,老师们一定要有教无类”。

是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经常思考:学校要育什么人,我们怎么育人?
生命不能重来,童年只有一次,我们要善待每一个生命。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教育者,你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爱的力量,如果连你自己对教育都没有信心,那么我们的爱就会大打折扣。向窦校长学习,把微笑、感谢与赞美当作职业本能, 每天早晨,她都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以鞠躬礼迎接每一位学生;每一天,她都被清晨学生带给她的“爱的回流”所感染、所带动。

我们的“大家长”任校也经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知道收获的是谁。”我们眼前的这些不一样的儿童,性别不同、面容不同、体型不同,应该时时提醒着我们心中要装着的是差异而不是差距,尊重他们的不同、呵护他们的个性。要相信每一朵儿童之花都会绽放,只是花期各有不同。当教育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时,先检视自己,不埋怨学生。我们往往喜爱学习好、相貌好的学生,但我们更要爱那些学习困难、相貌不漂亮,甚至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这就超越了知识本身,儿童的心灵就会得到润泽,人格就会走向健全与完整,你的爱才是丰富的、深刻的,富有智慧的。

什么是教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显然不是教导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文/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