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里也可以发现美!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美术课堂

国庆假期八天,小学生的作业也能堆成山,王府外国语六、七年级的学生交什么样的美术作业呢?答案是,一份关于石头纹理的探究报告。这些报告结合了实物与理论,有些还是全英文分析。这是新学期第一个月完成的第一项MYP(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的艺术学单元:《美术-来自大自然的创造》。

一、从石头入手,探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对于美的来源进行了探究,他们从发现大自然开始,通过寻找石头、记录并分析,最终以报告形式提交。有的从不同地域分析石头形成的原因,有的从外形分析图形与线条,有的利用“五官法”观察石头的造型、触摸石头的质地、通过气味判断生长环境等等,实现了美术与地理的跨学科学习。

不仅如此,在课堂上还进行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艺术,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它们可否相互转化的哲学问题三部曲的激烈讨论。你以为是叽叽喳喳争论不休?错,是以小组为单元,每名同学分别回答不同的问题,另一名同学提出异议,并由其他一名同学进行记录。一轮紧张激烈地答辩下来,分析总结得出答案,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分享最终答案。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沟通方法有三句话:我喜欢(肯定别人),我想知道(提出疑问),我希望(给出建议)。

那么,问题来了,整个讨论过程老师都在干嘛?简单讲,八个字“整体引导,个别指导”。能力强的小组不仅会超前完成老师指派的任务,还会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老师会进一步提问,比如,举出自然界被认为是艺术的例子,或者自然界哪些事物可以被创作成艺术品的例子,还可以思考一下艺术能否改变自然的辩论性探究问题。对于能力较差的小组,他们如果依旧停留在定义自然或者艺术,老师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打开他们的思路,比如提出中国古代的甲骨文是记录大自然的一种工具还是一种艺术形式等的问题。

这样的思考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学习,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建立学习档案,从小管理自己的学业

在国际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已被并入了初中教育,他们的课程不再是小学生的认知阶段,而是转变到中学的探究阶段,简单来讲,就是学生自己计划学习进度并做记录,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人学习档案(portfolio)。

 

这档案就跟相册一样,不仅是个成长记录,把学习探究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还体现了学习的进步程度,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获得各科老师的反馈。

经历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会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学习能力非常强,因为大量的实践、探究、分析、反馈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所以对于任何一件新鲜的事情,都知道如何去学习。第二是创造力强,敢于尝试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勇于探索。第三是充满了自信,对自己充满了确定,完全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提供学习方法,唯独不能把知识堆在他面前让他去记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还会阻碍孩子的学习意愿。最好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